中颱瑪莉亞沒帶給台灣多大災害,倒是放不放颱風假把北北基市長們重重地打了一大板。每次颱風放不放假對各縣市首長都是一大頭痛事,賭對了,立刻被封為神;賭錯了,馬上被罵翻。其實,放不放颱風假的關鍵不在於氣象預報準不準,也不是有沒有達到放假標準,而在決定本身有沒有據以判定的效用和價值。

台中水晶店

颱風假是涉及社會大眾利益的公共決策,而公共決策是對全社會的價值作權威性的分配。為什麼價值才是決策的關鍵?因為颱風假決策之難為經常出在認定模糊的灰色地帶。縣市首長普遍的決策盲點在於太多討好選民的算計,太少的經濟、社會或人權價值的考量。絕大部分民眾當然喜歡放颱風假,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勤勞的價值很重要,所以,地方首長如果只順著選票的考量走,遇到「相對模糊」的灰色地帶,若不是用價值來做決策基礎,天氣的拿捏萬一失準就很難說服大眾,動輒得咎。風險決策有公認的價值方程式,?量的參數為「期望效用」,由風險的發生機率乘以造成的衝擊,機率是百分比,可用氣象或天候的科學數字為依據,相對容易;難的是價值參數,至少包括:所有民眾上班上課或不上班不上課相關的人身安全、財產安全、勤勉價值、勞動價值、休閒價值、交通成本、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等。如果它總體估算的收益和損失的期望效用,正負加總的結果為正值,那麼基本上可以偏向裁定不放颱風假;如果是負,那麼可以偏向考量放颱風假。為什麼說是「基本上偏向」,因為決策的判定涉及最為核心的效用點,也就是說在決定颱風是否上班的「期望效用」時,地方首長如果把勤勉和勞動的價值參數拉高,他決定颱風天應上班的比例就會增高;反之,如果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比重拉高,他決定颱風天放假的機率就會增加。說穿了,價值判定的關鍵也在於站在什麼立場做出選擇。地方首長有他的政治考量沒有關係,重點是他要講明白他考量的價值參數及優先順序。例如台北市柯市長可能認為,勤勉工作和經濟成長的價值重要,所以決定11日不放颱風假,而新北市朱市長則認定人身安全和休閒價值的重要,決定放颱風假,兩者對社會都有正面的價值效用。總之,放不放颱風假有它的風險智商,不能把它一味推給氣象預報準不準,也不能一切只想赤裸裸地討好選民。選民的爽度是價格的交易,能載舟也能覆舟,且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兩難困境。期望效用是價值和理念的交換,經得起天候的考驗,也才能激發共識、感動民心。地方首長們下回碰到颱風,不能再亂成一團,拿不出好對策了。(作者為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)(中國時報)



arrow
arrow

    mcleelootgl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